设计精巧的贝壳装饰画、造型别致的海螺吊坠、数百颗碎石拼砌成的龙舟……11月13日,东港区秦楼街道星海社区居民李金颖,将新一批粘合完工的贝壳工艺品交回社区“社区微业”工坊,仔细核对数量、逐项检查质量后,妥善收好收据以备月底结算。
“年初跟着社区志愿者老师学会了贝壳工艺品粘合手艺,现在领单子在家做,每月能有2400元的收入,还不耽误照看孩子和老人。”李金颖谈及“社区微业”,语气里带着感激。
东港区以“社区微业”行动为“小切口”,坚持“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模式,积极链接各方信息资源,合力推进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让更多的居民通过技能培训掌握手艺,凭借手艺获得稳定收益,开辟了家门口助力劳动者就业增收的有效路径。
星海社区的“社区微业”来源于社区居民的迫切的就业需求。在了解到社区大量居民希望灵活就业增加收入,但受技能、信息等制约无法实现的“痛点”后,星海社区通过“党建议事会”推动,联动12家共建单位、211名在职党员,统筹链接辖区内志愿者、商户、市场等资源,引进“海贝姑娘工作室”等社区微业项目,走出了“社区微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组织好社区居民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星海社区的“社区微业”采取“居家生产”与“集中作业”相结合的灵活模式开展,培育了维修、理发、家政、手工等6类微业项目,并孵化出“星海暖暖”钩织系列和“听海物语”贝壳工艺等手工艺品牌。每个手工艺品还附上了“制作人故事卡”,增加了手工艺品的文化气息和附加值,传递温暖力量。今年以来,星海社区“社区微业”已经累计带动108人实现就业,帮助社区居民增收30余万元。
星海社区是东港区深入开展“社区微业”行动的一个缩影。目前,东港区已经设立社区就业服务站10个,将岗位推送、技能培训、创业推介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依托“鲁职申”数智化平台,实现7×24小时在线匹配。针对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帮扶。今年以来,累计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299人,其中困难人员就业113人;推广“妈妈岗”模式,发布家政、育婴等灵活岗位320个,助力育儿妇女兼顾家庭与事业。同时,强化技能赋能,开展电商、养老护理、中式面点等培训80班期,培训2808人次。
“有了门儿手艺,还有活儿干,日子才过得踏实。现在不仅给家里增加了收入,还能与左邻右舍交流请教,觉得自己算是真正融入到城市里了。”这是感受到东港区“社区微业”服务温度的社区居民共同的心声。(来源:日照新闻网)
速豹新闻网·日照频道热线:0633-82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