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照频道>内容详情

鸿日汽车集团与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共探校企合作新路径

2025-09-09 14:42:1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刘红燕一行,前往日照鸿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以深化校企合作路径、共商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为核心目标。集团副总裁兼低速乘用车事业部总经理吴建国、人事部部长王秀平等陪同考察。本次调研系双方贯彻落实山东省深化产教融合政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实践。

调研首站考察职工餐厅。刘红燕院长助理一行详细了解员工膳食标准、菜品配置方案及就餐环境规划。企业通过提供安全卫生的营养膳食与营造舒适整洁的人文环境,彰显对员工福祉的高度重视,此举既令校方印象深刻,亦为后续制定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生活保障方案提供了实践参照。

调研团队第二站深入冲焊生产车间。在冲焊部部长张健的专业讲解下,团队实地考察汽车冲压焊接工艺流程。精密模具的应用、自动化设备的精准运行与操作人员的娴熟技能,集中呈现现代智能化与高效化特征,使学院教师得以直观把握汽车制造前沿技术,为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深度对接积累了实证依据。

团队第三站调研总装车间。在总装部部长王斌的引导下,团队系统考察汽车线束分装、动力电池安装及整车质量检测等核心环节。各工序展现的精益化质量控制体系,充分印证鸿日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显著提升了调研团队对新能源汽车总装集成技术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水平。

调研第四站聚焦仓储物流系统与人才公寓。仓储物流部呈现的高效成品管理机制与智能化调度流程,凸显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人才公寓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人性化居住环境,则彰显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为校企协同解决实习就业住宿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调研第五站转赴鸿蒙零部件事业部PACK工厂。副总经理张香港详述厂区功能布局,重点展示自主研发的多元化电池型号及其核心制造工艺。从电芯选型、模组构建至电池包总装测试的全流程技术解析,既体现企业创新能力,更深化了学院团队对电池技术发展的专业关注。双方就技术演进趋势及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初步探讨,为未来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合作奠定基础。

实地考察结束后,双方举行详细座谈。双方分别介绍各自发展概况、核心优势及战略规划。吴建国总对刘红燕院长助理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并表达了通过校企协作推动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合作意愿。汽车行业院长夏付芝系统阐述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应用型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重申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区域企业的办学定位。

座谈会紧密围绕山东省产教融合政策导向展开研讨。针对省内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共建产业学院及实训基地等政策精神,双方探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实施路径,重点涉及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产业学院共建、技术联合攻关、师资双向交流及优质实习就业岗位供给等合作方向,旨在实现教育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动能。

本次调研活动有效增进鸿日汽车集团与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相互认知与信任,成功构建起实质性合作的桥梁。双方明确同意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后续将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方案,推动合作协议条款逐步落地实施。未来,双方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开拓产教融合新格局,致力于培养更多契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山东省 “新能源强省” 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校企协同的力量。(来源:大众网)

速豹新闻网·日照频道热线:0633-8233110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田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