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又到了日照经开区昌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日子”———分红。北京路街道臧家荒村550户入股村民领到了合作社分红,共计70万元。
“五年了,每年都能领分红!”股民李美兴奋地伸出五个手指,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合作社成立五年来,股民累计获得分红303万元。
能有这些分红,得益于牡蛎养殖。
臧家荒村是个渔业村,早些年,海带、贻贝、扇贝,村民们都养过。2005年以后,因养殖效益相对较好、易管理,村里的养殖户开始转向养牡蛎,到今年,已有20年了。
“现在我们村的海域养殖面积有3万多亩,牡蛎的年产量到了3000多万斤,年销售额过亿元。”臧家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臧家德告诉记者。牡蛎养殖,让臧家荒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这其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刚开始养牡蛎那些年,养殖户们“单打独斗”,一年忙活下来,收入并不多。特别是2019年,受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牡蛎滞销,有些养殖户最后连成本都没收回来。
2020年6月2日,乘着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东风”,臧家荒村成立由村党组织领办的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昌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首批发展入股社员435户。
“我们的合作社是服务型合作社。”臧家德介绍。合作社成立后,村党支部北上烟台、河北、大连,考察牡蛎苗种、市场行情;南下福建、广东,寻找牡蛎销售商;与养殖笼、浮漂、编织袋等生产厂家直接合作,减少牡蛎养殖成本。
就这样,臧家荒牡蛎养殖规模逐渐壮大。因壳薄、肉大、味美的特点,臧家荒牡蛎畅销广东、福建、江苏、河北、浙江等省市,成了富民强村的“摇钱树”。“市场价格好的时候,规模大的养殖户一年赚个几十万元很正常。”臧家德不无骄傲地说。
经历4次拆迁,臧家荒村608户村民全部上楼。牡蛎养殖,让村民们无需外出打工照样把钱赚。
不仅如此,牡蛎养殖,在放苗和收获环节用工量很大。“多的时候,能用到1000多人,一个劳动妇女,8个多月能赚个3万来元,男劳力能挣个四五万元。”臧家德说。牡蛎养殖,不仅富了臧家荒村人,也为周边村,甚至东港区、岚山区等地的劳动力提供了增收渠道。
而每斤牡蛎提3分钱保证了合作社的受益。2021年,合作社收入58万元,435户股民每股分红260元,共计52万元。此后,52万元、52万元、77万元……每年,股民们都能领到分红。2023年,又有115户股民加入合作社,到目前,91%的臧家荒村村民自愿加入了合作社。
来到昌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座座牡蛎加工厂房、一个个冷库,见证着牡蛎养殖业的发展。这些年,臧家荒村陆续建起30多亩地的牡蛎加工、养殖工具存放场地和1.8万平方米的厂房,每年村集体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一个合作社,稳住了一个产业。“到9月份,养殖户们又要忙起来了,期待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格。”臧家德说。
近几年,村里陆续有十几个青年加入养殖队伍,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也在兴起。加工场地外的一面墙上,“党建引领 聚‘蛎’发展 砥砺前行 越来越‘蚝’”16个大字,诉说着臧家荒牡蛎的昨天、今天,也体现了村民们的朴素愿望。
速豹新闻网·日照频道热线:0633-82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