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石新瑜 通讯员 丁玉
为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筑牢文化根基,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以非遗为桥梁,将唢呐艺术、传拓技艺等非遗项目与农耕体验、团队挑战相结合,以多样化活动形式推动非遗传承常态化,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浓厚文化底蕴。
唢呐声里识非遗,艺术宣讲启童心
在凤凰小学的教室里,一场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唢呐艺术宣讲活动温情启幕。作为大学生社区实践基地,凤凰社区发挥资源对接优势,邀请曲师大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国家级非遗的独特魅力。志愿者从唢呐的悠久历史讲起,细致解析其构造与发音原理,并通过现场演示,让孩子们聆听高亢雄浑的乐音,理解其从民间伴奏到独奏乐器的艺术升华。

孩子们在互动中触摸唢呐的每一寸竹管、每一片铜簧,仿佛与千百年的民间智慧对话。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乐器认知课,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让非遗的种子在稚嫩的心灵中悄然萌芽。
多维研学融非遗,耕读挑战促成长
云海社区携手石臼中心小学开展 “寻味非遗・耕读匠心・热血成长” 主题活动,以 “非遗体验 + 劳动实践 + 团队挑战” 的多维模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触摸文化根脉、感知劳动价值、释放青春活力。在非遗传拓体验区,专业老师与社区工作者共同指导孩子们操作。一方宣纸平整铺展,一柄墨捶轻轻敲打,从墨色的精准晕染到纹饰文字的清晰呈现,孩子们亲手拓印出海曲汉墓风格的作品。每一个步骤都承载着千年技艺的温度,每一张拓片都是与汉代文化的跨时空对话,让孩子们在指尖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

古法做豆腐环节则带领孩子们走进农耕文明的世界。从大豆研磨到豆腐成型,孩子们全程参与、亲力亲为。当洁白的豆腐在手中呈现,他们不仅体会到 “粒粒皆辛苦” 的深刻内涵,更品尝到劳动带来的甘甜与成就感,切实领悟劳动创造价值的真谛。

无论是唢呐艺术的趣味宣讲,还是多维融合的研学实践,石臼街道始终推动非遗传承活动多样化、常态化开展。下一步,石臼街道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载体,让更多非遗项目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非遗文化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闪亮坐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速豹新闻网·日照频道热线0633-82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