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照频道>内容详情

岚山区:文明乡风吹进老百姓的田间炕头

2025-11-20 14:40: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秋日的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前合庄村,白墙黛瓦映暖阳,文化广场笑语不断,孩童绕着健身器材追逐嬉戏,这幅充满烟火气与文明味的画卷,正是该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前合庄村精准锚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期盼,以“建强阵地、丰富活动、涵养新风、夯实法治”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愈发充实。

  阵地筑基:搭建群众乐享“文化台”

  “以前农闲时,大家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凑在一起打牌。现在有了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室,日子充实多了!” 村民张大妈笑着说。为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前合庄村先后投入65万元建成了集议事、学习、娱乐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内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室、阅览室、档案室等功能室,藏书量达百余册,涵盖农业技术、文学经典、儿童读物等多个类别。

  在村庄中心位置,文化广场成为村民的“欢乐天地”。广场上,健身器材、舞台设施一应俱全,每到傍晚,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广场舞队便会准时集合,舞姿虽不专业,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此外,村里还打造了的文化宣传栏,以画报、展板的形式,展示村庄历史、传统美德、文明公约等内容,让村民在散步休闲中感受文化熏陶。

  活动添彩:奏响精神生活“欢乐曲”

  “下面请欣赏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移风易俗新风尚》!”去年中秋佳节,前合庄村“我们的节日”文艺汇演在文化广场热闹开演。舞台上,村民们化身“演员”,用接地气的台词、生动的表演,讲述着村里婚丧嫁娶简办、尊老爱幼的真实故事,台下掌声、笑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文化活动,在前合庄村早已成为常态。村里组建了“草根文艺队”,队员都是热爱文艺的村民,他们利用农闲时间编排舞蹈、歌曲、小品等节目,每年开展“春节联欢晚会”“端午包粽子比赛”“国庆歌咏大赛”等活动。同时,村里还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邀请村民分享阅读心得,为孩子们开展“国学课堂”,教授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知识。

  “上次我在读书分享会上讲了《平凡的世界》,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了。” 村民刘大哥兴奋地说。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充实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

  新风拂面:培育乡村文明“好风尚”

  “以前办婚礼,彩礼、酒席都是不小的负担,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一切从简,既省钱又省心。”一对新人刚办完婚礼,对村里的移风易俗工作赞不绝口。为破除陈规陋习,前合庄村成立了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红白理事会,组建文明迎亲队,为新人接亲。修订村规民约,明确要求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搞封建迷信活动。

  村内配有1支由22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半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活动,通过村民推荐、民主评议的方式,将每年评选出的好人好事在文化宣传栏公示表彰。“能评上‘好媳妇’,我特别高兴,以后会更加孝顺公婆,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弘扬好家风。”获奖村民赵大姐说。

  如今,前合庄村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新风尚日益浓厚,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以文明为乡村铸魂,以新风为文明塑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

  法治护航:筑牢文明发展“安全线”

  “遇到矛盾纠纷别着急,先找‘调解委员会’咨询,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这是前合庄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村里聘请了法律顾问,每月开展一次“法治讲座”,内容涵盖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同时,村内成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有3名成员,他们都是村里的党员或热心村民,经过专业培训后,负责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去年以来,共调解邻里纠纷20余起,成功率达95%以上。此外,村里还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定期宣传法律法规,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以前遇到邻里矛盾,总想着争个高低,现在知道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既不伤和气,又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村民孙大哥说。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前合庄村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让村庄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乡风淳,乡村兴。如今在岚山区,文化气息浸润在乡村每个角落,文明新风吹拂千家万户。(来源:大众网)

速豹新闻网·日照频道热线:0633-8233110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田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