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曹卫盟 通讯员 林浩玉
仲夏的陵阳街村,晚风轻拂稻浪,灯火点亮乡情。近日,陵阳街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杨秋生女士、中国村庄杂志主编赵梓成女士,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建昌营村党委书记姚志军、山东省聊城市刘庄村党委书记刘耀、山东省新泰市孙村社区党委书记牛宝伟等一行领导。他们不远千里赴陵阳,以调研为笔、以交流为墨,在这片充满生机的乡村土地上,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村晚燃情:以歌以舞诉乡情,笑语盈盈迎远客
为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陵阳街村精心筹备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 “村晚”。华灯初上,村民们早早聚集在活动现场,锣鼓声、欢笑声交织成最热闹的乡村夜曲。
村晚在马晓燕书记的热情致辞中拉开序幕。她代表陵阳街村全体父老乡亲,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陵阳街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每一张笑脸都饱含热情,今晚,我们以歌传情、以舞迎客,让大家感受最淳朴的乡村温情。”
随后,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登场:悠扬的民乐演奏道出田园诗意,活力的广场舞跳出乡村新貌…… 台上载歌载舞,台下掌声阵阵,宾主尽欢的氛围里,陌生感悄然消散,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升温。这场 “村晚” 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与心的贴近,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深深感受到了陵阳街村的热情与活力。
文博寻根:探源陵阳河文明,解码乡村文化基因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陵阳河畔,调研团一行首先来到陵阳河文化博物馆。走进馆内,一件件承载着史前文明印记的文物静静陈列,刻画着原始符号的陶器、打磨精细的石器、反映古代农耕生活的复原场景…… 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数千年的文明积淀。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文明研究室主任梁中合先生的介绍下,大家沿着历史脉络,探寻陵阳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感受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 行走在博物馆中,各位领导纷纷感叹:“陵阳街村不仅有现代乡村的活力,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正是乡村发展的底气所在。”
座谈共话:聚智献策谋发展,他山之石可攻玉
参观结束后,一场聚焦乡村振兴的座谈会在陵阳街村会议室热烈召开。会上,陵阳街村负责人分享了村庄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杨秋生秘书长结合全国村社发展经验,对陵阳街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姚志军、刘耀、牛宝伟等基层党委书记则带来了各自村庄的 “致富经”—— 从特色产业培育到村集体经济壮大,从乡风文明建设到数字化治理创新,干货满满的分享让在场人员深受启发。“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但好经验可以相互借鉴。” 大家围绕 “如何让农耕文化赋能现代产业”“如何推动村社之间的合作共赢” 等话题深入探讨,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为陵阳街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与方向。
此次调研之行,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场乡村智慧的碰撞之旅。从热闹的村晚到沉静的博物馆,从真诚的交流到深入的探讨,远道而来的领导与陵阳街村的乡亲们心越走越近,情越聚越浓。正如杨秋生秘书长所说:“乡村振兴需要这样的‘走亲访友’,让经验流动起来,让情谊连接起来,才能汇聚起更强大的发展力量。”
未来,陵阳街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情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也期待与更多兄弟村庄携手,共谱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速豹新闻网·日照频道热线:0633-8233110